新創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

國家軍事現代化有香港的身影

2017年08月08日

國家軍事現代化有香港的身影
雄學琛


| 線報 | 2017年 08月08日 |
http://linepost.hk/?uid=18680.0.0.0

遼寧號於七月初訪港之際, 觸動一時, 港人紛紛搶購入場券, 造成萬人空巷, 共同分享國家軍事現代化的喜悅。 遼寧號訪港固然反映中國軍事實力的上升, 事實上遼寧號也承載了香港人的努力, 反映「一國兩制」下香港能發揮獨特優勢, 為祖國穿針引線, 讓中國於國際舞台上縱橫馳騁時多張牌在手, 以獨特的地理、 文化、 商業優勢, 充當國家的「超級聯繫人」。

在中國購買遼寧號的過程中, 便有香港商人徐增平積極的參與、 協調, 因而能夠成事, 這是中國海軍發展上富有傳奇的濃重一筆。

遼寧號原是蘇聯海軍編制下的航母里加號, 後易名瓦良格號, 在蘇聯解體後交由烏克蘭管理, 一直處於廢棄狀態。 一九九八年, 香港創律集團主席徐增平便於購買過程中充當了中介人的角色, 以私人公司的名義, 向烏克蘭政府以二千萬美元購買瓦良格號及其設計圖。 為了購買瓦良格號, 徐增平在澳門籌集資金, 又在北京設立臨時辦事處, 多方協調。 即便如此, 過程依然波折重重, 本已談好所有條款, 烏克蘭政府卻臨時變卦, 要求徐增平通過拍賣會方式購買瓦良格號, 要求徐增平提供資產證明、 國際信用證明、 用途規劃、 專家論證報告等資料。 徐增平卻以香港商人的背景及網絡, 迅速應變, 將問題一一化解, 並且在美國、 澳洲、 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夾擊」之下成功投得瓦良格號, 為中國海軍史添上傳奇一頁。

因為香港商人長年與西方打交道, 十分熟習國際社會運作的方式, 成功利用西方的規則為中國爭取權益。 後來徐增平在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更表示: 「沒有香港, 我就不可能做成這件創舉! 」。 從遼寧號的經驗可見, 香港能協助中國在國際舞台更長袖善舞。

香港, 自一八四二年開埠以來, 便擔當著中西聯繫的橋樑角色。 改革開放時更肩負起招商引資、 引介技術、 管理方法的窗口作用。 香港長久以來在國際上建立的獨特角色, 在「一國兩制」之下, 依然具有重大價值。

根據《基本法》, 香港可以「中國香港」名義在「經濟、 貿易、 金融、 航運、 通訊、 旅遊、 文化、 體育等領域」, 「單獨地同世界各國、 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 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 以及在國家的准許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成員或「中國香港」的名義發表意見。 因此, 香港作為國家外交體系中的一環, 在不少國際機構中能以「中國香港」的身份投票, 於非官方外交、 中介上, 更是有著無可替代的價值。

一國兩制之下, 香港得以保存其獨特的社會體制和商業環境, 既有中國的支持, 又擁有國際城市的品牌, 可以利用其國際經驗、 雙語能力於國際為國家服務。 香港應該充分利用自身中間人和聯系人的角色, 使「一國兩制」的意義與內涵得到豐富, 這才能使香港這顆東方之珠更長遠地璀璨下去。 我亦深信, 當京港互信到達一國兩制可以視作成功運作之高度時, 香港也可以承載更多涉外功能。

雄學琛, 香港青年新創見副會長, 公共事務委員會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