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

拒絕勾結台獨,始得京港互信

2017年06月23日

拒絕勾結台獨,始得京港互信
雄學琛


| 線報 | 2017年 06月23日 |
http://linepost.hk/?uid=17448.0.0.0

早前, 「台灣國會關注香港民主連線」成立, 成員包括黃國昌等十八名支持台獨的「綠營」立委, 香港眾志的羅冠聰、 黃之鋒等人在成立時站台支持。 此事甫公開, 便引起掀然大波, 被視為台獨與香港本土派的政治結盟, 利用台灣勢力, 干預香港內政。

台灣和香港同樣是發達地區, 社會發展方面確有足以互相借鑑之處, 值得交流, 故此民建聯於 2008 年也曾訪台, 與當時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交流。 然而, 交流卻不意味勾結, 更不代表可以為台灣試圖干預香港政治的組織站台。 交流固然不是問題, 為「台灣國會關注香港民主連線」背書干涉香港內政, 才是問題。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在此次事件前, 才公開表示港獨不是思潮, 不需要過份敏感, 然而, 本土派立法會議員卻立即赴台, 支持台灣干預香港政治的組織成立, 不啻是立即對林鄭打臉。 香港的本土自決派本身就深受中央政府猜疑, 其「民主自決」推動公投的主張就被視為「泛獨派」的成員, 是次赴台的政治表態, 無疑更使中央對本土派力量有更深的猜忌, 不利於他們在香港得到更廣泛的接納, 同時, 也對主張溝通、 緩和緊張的溫和建制力量帶來當頭棒喝, 反證「分離主義」在香港依然活躍。 雖然中央明白「兩制」在實質上威脅到「一國」是不可能的, 但對一個政權來說, 不管多少的分離力量都是頭等大事, 而且會影響人心, 動搖到管治威信。

本土自決派的成員應該明白「一國兩制」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所在, 而「分離主義」永遠也是中央眼中的頭號大敵, 在北京辯證分析的角度看, 是「敵我矛盾」, 絕對會以「往死裡打」的方式處理。 引來中央更深的猜疑, 對香港民主、 「一國兩制」的前途都沒好處, 反而蒙上陰霾。

按羅冠聰的說法, 視「台灣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盟友」, 如果在策略上以外部勢力為盟, 共同協作對抗中國, 那麼就是走上了「一國兩制」的反面。 泛民主派爭取的既是「民主」與「自治」, 本土派則是「分離主義」力量, 兩者存有根本上的差異, 既然兩者的訴求截然不同, 泛民主派就必須與本土派切割, 這才可以爭取到廣大人民的支持, 以及中央的信任。

蔡英文自上台後拒絕承認「九二共識」, 結果引來巴拿馬斷交, 國台辦重申「一個中國」原則, 緊接著香港的本土自決派議員訪台, 我們可以見到一種國際政治角力的背景。 香港政治就應當歸於香港政治, 如果把香港政治捲涉在國際政治鬥爭之中, 只會使中央對香港更加警惕, 收得更緊。 即使蔡英文聲稱反制大陸, 事實上卻只能使台灣繼續處於經濟嚴冬、 外交僵局。

台灣的經驗證明了確立政治互信基礎的必要性, 在台灣是「九二共識」, 在香港則是「一國兩制」。 如果京港要有長期的政治互信, 避免惡性循環, 那麼香港的泛民主派必須邁出第一步, 與本土派及港獨勢力撇清關係, 也要謹慎處理與台獨、 藏獨組織的接觸, 這才可以重建京港的政治互信, 達到「一國兩制」得以成功運作的高度。

雄學琛, 香港青年新創見副會長, 公共事務委員會召集人。